4月3日中午,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第21期教学午餐会——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丁永香副处长主持,学校副校长张兴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玉香,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范京,省级教学名师王爱云教授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引领各类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会上,李强院长作了题为《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从“课程思政”的提出,为什么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质以及“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课程思政”。李强院长指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同向同行的关系,两者都要为立德树人服务,同时两者要步调一致,协同育人。他还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二级院系,成效在学生,其实施效果如何,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最终检验标准。
在交流互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魏范京副院长对“课程思政”做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以课程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思政教育,它的内容丰富而广泛,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家国情怀、文明意识、健康人格的养成等。王爱云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一切知识都具有“善性”,老师们扎扎实实教好课,本身就是在进行价值引领。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让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正是当下我们要做的努力。老师们纷纷表示,参加这次座谈会受益良多,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立德树人”,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玉香作总结讲话,孙书记强调,办教育首先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高校,我们所培养的人当然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在人才规格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时刻谨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希望每一门课程、每一位老师都承担起“思政育人”的功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