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王崇杰书记主持会议

刘翠兰校长作主题发言

葛聪副校长作主题发言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热潮,9月28日,学校党委中心组在南校区第一会议室组织9月份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委书记王崇杰主持学习并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对学好用好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提出具体要求。校长刘翠兰,副校长葛聪、梁庆文、张宗胜、崔奎勇、孙玉香,商学院院长付宏华,学工部长、组织部长龙新良,学校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长韩帮峰,宣传部长余文千等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刘翠兰校长、葛聪副校长作主题发言。
这次集中学习聚焦“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有效落实,着力创办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主题,围绕“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前期个人自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基础上,结合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交流发言,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思政质量等提出意见建议。
刘翠兰校长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第九讲,围绕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作了主题发言。刘校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非常丰富的论述,而且多次到学校看望教师,多次给教师写信,并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老师非常尊敬爱戴,以实际行动展示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敬重,以实际行动指出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刘校长高度概括了教育工作的“四性”特点,即: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教育过程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好老师应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要为学生设计一生的发展规划,对学生产生长期的、连续的影响;教师工作的社会性,其根源在于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受家庭、学校、社区多方面影响的过程,三者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岛”,而是彼此联系、互相补充的“环岛”。刘校长要求各级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葛聪副校长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前三讲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培育核心价值观等作了主题发言。葛聪副校长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确保了学校正确办学方向。但我们也要看到学校在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培育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不少同志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到位,推进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还缺乏有效手段、大的力度,教学、科研融合渗透还不够紧密,人员、资金、条件保障等方面还大有工作可做,有的学生价值观有偏差。葛聪副校长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要大抓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学校要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提高大家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院系的推动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党政、团学联动,学校、二级学院联手,切实形成“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要着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大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引导,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立德立行,爱校爱家、逐梦圆梦,真正把英才学子培养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最后,王崇杰书记指出,这次学习主题重要,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特别是刘校长、葛副校长的交流发言,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效应,帮助大家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加深了理解。王书记指出,这次组织学习的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内容重要,讲话时机特殊,对于提领我们的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具有很大的作用,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高校肩负的使命任务,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居安思危,抢抓机遇,走出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办学路子。王书记强调,要大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学习贯彻,大抓师德建设主题月活动,大抓课程思政,不断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