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利民会长听取学校发展情况汇报

刘利民会长一行调研学前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刘利民会长调研我校学生实习实训情况

座谈会现场
4月29日上午,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周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部主任匡建江,会长秘书刘筱蒙一行来我校调研。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刘庆军参加调研。我校董事长杨文,校长夏季亭,首席咨询专家张体勤,党委书记王崇杰,常务副校长刘翠兰,副校长张兴虎,校长助理、国际交流与港澳台合作处处长李健峰,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宋占美,国际学院院长Ian Clark,副院长林春玲陪同调研。
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刘利民会长一行先后调研了我校学前教育实验教学中心、现代物流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听取现场讲解、询问交流等方式初步了解了我校学科建设、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服务能力等情况。
随后召开座谈交流会。杨文董事长致欢迎辞,对刘利民会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长期以来为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作出的卓越贡献表达崇高敬意。
夏季亭校长简要介绍我校发展概况及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坚持内涵提升之路、坚持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坚持全面育人”四大办学特色,重点介绍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情况,并就下一步学校建设高水平国际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国家“一老一小”民生工程贡献力量,实现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等提出设想和愿景。
张体勤教授认为,经过多年摸索与实践,山东英才学院已初步构建起具有英才特色的国际合作办学体系,国际合作办学成为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下一步,学校应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借力发展、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学校开放办学水平。
王崇杰书记提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潜力巨大、办学开放、活力十足”五大英才发展关键词。他希望借助协会的资源与平台优势,英才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Ian Clark教授提出建设高水平国际学院的三大诉求,希望借助北校区区位优势和学校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承办单位优势,在协会的支持帮助下,持续扩大学校国际视野,努力实现创办全国民办高校最好的国际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端发展领头人的战略目标。
白皓厅长重点介绍了开展基础管理和排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坚持“走出去”战略、打造留学项目、推进省校合作、加大国际合作办学力度、打造国际化论坛等七大山东高等教育国家交流合作项目。他认为山东英才学院在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之路上步伐坚实、姿态开放,希望英才学院的国家交流合作走在山东省高校前列,树立全省高校国家交流与合作标杆。
刘利民会长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学校办学20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认为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任务目标,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办学定位准、办学目标明。他深刻分析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民办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认为学校仍处在“爬坡过坎”的重要发展阶段,希望学校能继续发扬改革发展、锐意进取的精神,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建设具有英才特色的高水平国际学院。他表示,愿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搭建平台,助力英才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周燕副秘书长简要介绍协会情况,就学校提出的诉求进行具体解答,表示将为学校提供专业化发展服务,共享协会优势资源、共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质平台。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成立于1981年,是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目前共有团体会员单位866家,在国内项目合作伙伴单位1000多个,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权威教育组织和团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商地位”、联合国学术影响力项目成员等称号。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家合作教育,目前已与全球6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特色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办学格局,建立了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学历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结合的合作办学模式,成功探索出了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短期访学和教学科研项目合作的有效途径。国际学院是在学校国际化战略引导下,与国内重点大学合作成立的专门从事国际人才培养的高端教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