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认为,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明确定位和科学导向。《纲要》等文件指出,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这“四个重要”是国家对民办教育地位、作用的充分肯定。《纲要》强调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提出支持民办高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这种明确定位与科学导向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指出了光明前景。第二,政府已经和正在出台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鼓励和支持政策。《纲要》强调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等。纲要颁布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正协同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和出台具体政策措施。预期各种鼓励和支持政策的加快推出,将明显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这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有力支持。第三,民办高等教育调整转型,为办学质量好的民办高校创造了脱颖而出的良好时机。当前,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发展转型期,即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变;从走一步、看一步向遵循教育与市场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从补充教育资源不足的“卖方市场”向提供差异性教育资源的“买方市场”转变;从“家族式”或“合伙人”体制向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转变。这对一部分办学质量不佳、管理不规范的民办高校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而对办学业绩较突出的民办高校来说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希望在发展模式调整的洪流大浪中脱颖而出,逐步发展成高水平的民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