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教育厅战线联播刊发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五项工程”经验做法

    作者:宣传部来源:山东省教育厅官网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2日点击数:

    近年来,山东英才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以思想品德提升、写作与表达训练、身心素质训练、书香校园、社会实践为主的素质教育“五项工程”,努力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一、坚持德育为先,深入推进思想品德提升工程

    着力筑牢青年学子红色信仰。一是坚持“红色课堂”铸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开足讲好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二是坚持“红色场馆”凝心。投资建设融党史学习教育、党性教育、红色文化熏陶等于一体的党建与思政教育基地,采取智能化、实物化方式立体呈现党的四个时期重大历史,着力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让青年学子在“红色场馆”里汲取力量、坚定信仰。三是坚持“红色先锋”励志。新生一入校就将有意向参军入伍的学生组织起来,组建“国防后备营”,每周一开展“国旗下的红色微课堂”等活动,强化青年学子使命担当,学校获批“济南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二、坚持智育为重,深入推进启智增慧培训工程

    着力强化青年学子思辨思维。一是坚持课堂教学引领。授课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把讲、学、练有机结合,运用启发式、引导式方式,把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认知水平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制定启智增慧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实施“四结合”,即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制定分阶段、分类型、分主题的专项方案;结合年级特点,设置适应教育、养成教育、规划教育等模块,实行分级开展活动;结合大学生思政教育重点,聚焦党史学习教育、爱国爱校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等主题开展启智训练;结合地域文化,把写作主题涵盖历史文化、名著导读、经典故事等,有效提高大学生思辨水平。‌二是坚持日常活动促提升。实施写作与表达训练“书记部署—组织员落实—年级长带动—班级参与—人人演讲”的五级运行机制,常态化落实课前10分钟演讲。坚持让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活动中,运用艺术性熏陶和技术性开发,培育多方面兴趣爱好,养成探索精神与创造性思维习惯。三是坚持正面奖励激励。制定激励机制,实施日考核、周总结、月表扬,推进启智增慧培训工程提质增效;坚持朋辈引领、辅导员总结、专业教师点评,不断推动培训工程向纵深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借助校院官网、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实现宣传有亮点、学习有氛围。

    三、坚持体育为基,深入推进身心素质训练工程

    着力强健青年学子体魄。一是广泛开展晨练活动。大一学生实施晨跑训练工程,书记、辅导员共同参与。大二及以上年级学生参加校院社团班级等体育活动,计入思想品德综合评价,做到人人参与。二是深入实施品牌行动。开展特色八段锦健康操、“赛场英豪 燃烧梦想”为主题的体育类竞赛运动会等,增强学生体魄;组织“德医双馨 仁者爱人”系列特色活动,在田径场向在校生普及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急救法等急救知识,增强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举办“每周学医招,一起向未来”、健康知识进校园宣讲等活动,提升大学生们健康意识。三是积极维护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社团、心理委员队伍常态组织活动,心理咨询中心每学期对心理委员进行1次培训,向学生传授调适心理的技巧和方法,大力培养青春阳光、健康向上的新时代大学生。

    四、坚持美育为要,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工程

    着力涵养青年学子审美识美品质。一是建设智慧书馆,打造读书育人“新地标”。投资对原图书馆升级赋能,加装“智慧大脑”,建设智慧听书区、电子借阅区、休闲阅读区等;设置9个“书香校园”工程阅读专区,读者可扫码读书听书。二是注重活动牵引,浓厚读书育人“新氛围”。坚持靠名家作家推动,邀请作家梁晓声寄语师生,点亮青年学子阅读“心灯”。坚持靠领导荐书带动,广泛开展校领导荐书、院长荐书、优秀读者荐书活动,师生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在充满感染力、驱动力的阅读氛围中识美、鉴美。坚持靠名师导读撬动,依托《经典阅读》课程,推进阅读进入“第一课堂”,学校教学名师以导读、质疑问难、辩论演讲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读懂“一篇”向读懂“一类”转变,培养青年学子“终身阅读”能力。坚持靠系列活动驱动,广泛开展“读书月”活动、经典诵读大赛、阅读达人挑战赛等,让优秀文化精髓成为涵养青年学子审美识美“营养源”。三是坚持学用相长,提升读书育人“新成效”。把“书香校园”工程纳入教育教学、教风学风,进入课程、进入课堂、进入课业。

    五、坚持劳育为本,深入推进社会实践工程

    着力提升青年学子创新创造能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学校以“知行合一、实践育人”为宗旨,构建“学、研、训、用”一体化社会实践工程体系,形成了“校园劳动+社会劳动+专业劳动”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集中开展劳动教育,覆盖全校学生。二是强化实践锤炼。实施校企合作,通过产业学院+企业模式,形成精准的专业就业生态链。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模式,实现日日有总结、周周有反馈、月月有访谈、季度有考核的全过程追踪,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保驾护航。围绕“科技支农、教育扶农”等主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提升创造水平。三是强化创新创造。建设“创客+”创业孵化基地,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纳入实践教学环节,进入大众创业空间。目前,学校在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项200多项,2023年底获全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5/4/1/art_11972_10337816.html

    下一条: 获山东省先进称号,山东英才学院校园安全卫士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