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专业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教学资源建设 >> 正文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案例十四:企业仓储管理问题分析及改进方案研究

发布日期:2024-11-05    作者:商学院(国际学院)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只有不断的提升仓储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缩减原材料损耗和出入库时间,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本文以A公司为例,进行深入调研及分析总结。研究发现,其仓储管理过程中主要问题集中在货物摆放、原材料损耗、出入库环节工作效率和缺少专业仓储人员等四个方面。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员工的工作意识和合理安排库位、按时更新仓储辅助性工具和增设温控设备、引进机械化设备和更新信息化系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等改进对策,以提升公司的仓储 管理能力及水平。

【关键词】仓储管理;优化措施;信息化系统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趋严峻。物流作为生产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就企业管理来说,仓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不仅能增强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还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企业具体现状,探究仓储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策略,可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及业务发展。本文结合A公司实际情况分析,其仓储管理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该公司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细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注释

仓储管理是生产专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保障物品高效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总的来说,仓储管理指的就是对于存储货品的管理。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各个行业都增设了与仓储管理相关的岗位,不同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实际工作中,仓储管理需要与企业自身的主要经营业务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不断提高信息化仓储管理水平。仓储管理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一般而言,企业的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为了更好的推进销售进程,公司的仓管理就要充分的发挥其作用,最大可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特别是一些具有显著季节性特色,但市场又呈现出持续需求的货品,做好仓储管理工作对其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仓储管理还有助于保障产品的质量。随着仓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货品进入仓储管理环节之前都会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避免残次品流入消费环节,确保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案情

雅彩美妆工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中高档化妆刷的厂家,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妆刷生产制造企业。仓库总使用面积将近4000平方米,分为入库区、存储区、定单处理区和检验核对区。从管理人员看,主要有仓储经理以及物流部、业务部、客服部以及劳务部等31人。通过调研和总结分析,发现该公司在仓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仓库货物码放混乱

仓储工作人员对于原材料和产品的保管摆放十分随意,缺乏一定的货物分类摆放意识,几乎都是根据保管养护需求就近放置货物,造成原材料无处拆箱保管、产品无处封箱堆垛的现象经常发生。仓库内不同种类、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货物,遍地混乱摆放、无处可放的现象随处可见;许多零散的原材料和产品的摆放更是杂乱无章。

二)仓库货物损耗现象严重

A公司仓储管理过程中容易使原材料出现损耗的情况主要分为生产损耗和保管损耗。平均每个季度毛料损耗量约为4.8吨,在生产环节中,需要将毛料放在特定的围带中,操作工人使用工具反复颠垛使其垂直平整,也正因为反复的人工颠垛,毛料稍有不慎便会散落在地,掉落毛料不可以经过清理二次使用,直接废损;在保管环节中,毛料的存储需要在恒温恒压的温控条件下保存,保管过程中,人为的进出随意拿取,毛料的温度发生失衡,过热会焦裂,过冷则会软塌,损耗继而发生。

三)出入库环节工作效率低下

在A公司仓储出入库环节,搬运货物的工具设备主要为地牛和手推车,较为机械化的搬运设备较少,仓库管理人员在搬运货物的同时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和体力,出入库货物数量较大时,货物的搬运速度和搬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货物在出入库环节的工作效率便会降低。此外,A公司目前仍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仓库内也只有两个扫码枪,信息化系统十分落后,单纯的依靠人工对出入库的货物进行批次数量清点、核验数据、记录账册,容易造成货物的品类、规格、数量信息登记错误,后期反复的数据核对也在无形之中拉低了仓储作 业效率。

四)缺少专业的仓储管理人员

A公司仓储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调查显示,在31人的仓储管理人员队伍中,硕士学历占比为3%,本科学历占比为10%,专科学历占比为29%,高中学历占比为5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A公司从事仓库工作的人员,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面对更为复杂的信息系统和业务操作时,存在着人员能力的不足,这也会对公司仓库管理的总体工作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结尾或小结

(一)增强员工的工作意识和合理安排储位

1.提升员工对货物分类摆放的意识

定期对员工进行货物码放分类培训,使其主动的意识到正确码放货物的重要性,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A公司的人事部门可以在员 工正式入职之前,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员工掌握货物分类方法 的同时,提前熟悉物料,这样既可以保证员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原 材料的合理摆放,也能够提高员工在仓储过程中对原材料拿取和成品存储的熟练程度。此外,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的货物分类摆放考核, 辅以奖品激励,考核未通过员工则需要重新进行二次培训学习,在断的培训学习过程中,提升员工对物码放的准确性。

2合理安排储位

对原材料、产品及订单量相关信息提前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每一批次原材料和产品的订单量,对不同的库位区域进行严格规划,基于入库货物的物理特征、保管方式、码放要求,设置合理的存储区域范围,使库位存储空间充分利用。

(二)按时更新仓储辅助性工具和增设温控设备

1.按时更新仓储辅助性工具

对原有的松紧围带进行改进,将原有的松紧围带改为一定范围数值以内的固定围带,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防止毛料由于围带松紧度发生改变而倾斜散落溢出。订购多种形状的砧板,根据刷毛量的多少,采用不同形状不同规格的砧板进行定期颠垛,保证在颠垛时毛料可均摊面积大于实际的颠垛面积,减少毛料在颠垛过程中的损耗。

2.增设温控设备的投入

A公司可以对仓库中的温控设备进行合理购置,通过现场考查可以先补充购买空调数量至少2台、除菌机3台、室内温度检测仪2台、自动喷淋装置4台,并定期对这些温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以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频次,保障仓库毛料的质量,降低毛料损耗量。

(三)引进机械化设备和更新信息化系统

1.引进机械化设备

根据A公司美妆套刷的尺寸和规格以及年均仓储作业批量,对机械化设备进行相关引进。具体引进方案如下:分拣设备的引进主要为两套交叉带式分拣机,分别用于入库和出库阶段货物的品类批次分拣;对搬运设备的引进主要为叉两台、地牛一台、搬运车一辆,用 于对货物日常的出入库搬运;对输送设备的引进主要为巷道输送机两台、提升机一架、穿梭车两台,用于对库内货物的长短距离传输;对堆垛的机械货架的引进主要为可折叠式堆垛架十台,用于散装或箱装已入库但未入系统的货物存放。

2.更新信息化系统

更新仓储办公软件系统并选用WMS仓储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对仓库的出入库货物进行共享化、精细化、可视化管理。及时对出入库货物进行扫码核验,通过条码及巴枪等技术手段,对仓储中作业动及过程进行指导和规范,自动采集及记录相关数据,通过提高仓储作 业的准确性、时效性,增加仓库管理作业的效率、透明度、真实度。

此外,加大RFID射频技术的使用,配备一定数量的新型扫码枪,从逐步更新公司的信息化系统,提高出入库环节的仓储工作的效率。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

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以采用“导师制”方式推 动公司人才快速增长。老员工对新 员工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培训、辅助,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培 养仓储人才。二是以“教培”方式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加大对人才的继续教育经费投入,采取岗位培训、轮岗交流、外出考核等方式,以定向委培的形式,增强培训力度,提升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以考评激励激发人才工作激情。加强对人才工资福利、兼职收入等合法权益的保障,使其越干越有劲。

2.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

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招聘软件向社会发布人才资质和需求信息,方便各类人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同时,公司也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对学历要求的标准,比如对于仓储技术类岗位,可以适度放宽对学历的要求,以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司。其次,公司还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校园、社会招聘活动,本着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人才招聘。最后,对内部员工设立人才引荐制度,用奖品或奖金的方式鼓励引荐。对现代企业而言,企业在开展仓储管理工作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以A公司为例,进行仓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 企业应高度重视仓储管理工作,并正确认识现阶段仓储管理工作中的 不足,进一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提升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 的成效,有助于企业的长远战略性发展并为此提供坚实的保障。企业 需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观念,适时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 念,将仓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附录

无。

六、参考文献

[1]钱林林.企业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现状 及优化[J].投资与合作,2022(8):136-138.

[2]李众.浅谈物流仓储管理机制优化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0(12): 65-66.

、案例使用说明

本案例可以作为专门的案例讨论课来进行。如下是按照时间进度提供的课堂计划建议,仅供参考。

整个案例课的课堂时间控制在80-90分钟。

课前计划:提出启发思考题,请学员在课前完成阅读和初步思考。

课中计划:简要的课堂前言,明确主题(2-5分钟)

分组讨论(30分钟)

小组发言(每组5分钟,控制在30分钟)

引导全班进一步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15-20分钟)

课后计划:如有必要,请学员采用报告形式给出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具体的职责分工,为后续章节内容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