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寄语
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大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教研室是基层教学组织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教学任务的落实者、教学规章的执行者、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也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夯实本科教学根基,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各基层教学组织活动交流平台,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2024年10月,学校结合“教风建设”活动开展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评选,评选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现推出《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事迹展播》系列报道,让我们共同学习交流部分基层教学组织先进事迹,共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
组织风采
自2006年创立至今,工商管理系贯彻着OBE理念,并将其落实至发展新文科建设方面。通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现已汇聚了30名专职教师。
在教师的职称结构方面,正高级职称有8人,副高级职称有16人,中级职称有6人。从学历层次来看,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有21人。
这一师资队伍呈现出老中青三代合理搭配的结构,教师们的学历层次普遍较高,且在专业结构上科学合理,为工商管理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建设情况
工商管理系在商学院党总支和教师党支部的带领下,坚持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内十余名教师荣获 “优秀共产党员”“济南市优秀教师”“校级优秀教师” 等荣誉称号。在党建引领下,专业发展成果显著,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9 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1 门、省级精品课程群 3 个、校级混合式课程 10 门、校级优质课程 18 门,在学生生源质量、毕业培养质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新突破,毕业生深造率和就业率良好。
工商管理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首要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定期研讨制,落实教学竞赛、英才一课等培育措施,建立长效培养培训机制。通过 “传帮带” 培育制度,由老教师指导新教师,并组织研讨会、观摩优质课等。系内获得多项教学荣誉,包括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以及在校“英才一课” 教学比赛中的多个奖项。
为不断拓宽专业视野,工商管理系鼓励系内教师去企业中锻炼,也积极引进校外企业人员作为外聘导师为同学们授课指导,依托产业学院建成“双师双能”+“专兼共进”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打造高水平融合式教学团队。逐渐建立起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拓宽专业视野,工商管理系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引进校外企业人员作为外聘导师授课。依托产业学院建成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指导,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在专业发展方面,工商管理系积极探索“产教 + 科教” 双融合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长效育人机制。搭建了多个实验平台,促进教学、实践、科研共同发展。同时,对接产业需求,引企入教,尝试任务式、项目式教学培养模式,与京东、中通等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工商管理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将其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深度融合,形成有效的教学保障、反馈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和素养。
展望未来
未来,工商管理系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力求在教育改革中走在前列,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实现更高目标团结奋进。